第323章:三百万亩地,一万人足矣!-《大秦:无双皇子,镇守函谷十年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根不就不可能做到!

    纵然就是使劲浑身解数,也达不到年产三百万石的要求,这分明就是在故意为难他!

    当下,郑国立马站起身来,脸色有些气愤的看向赢钧:“大人,在下从韓国背井离乡来到秦国,为的就是能够看到天下百姓能够解决食不果腹的问题,可现在大人为何为难在下?”

    “为难?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微微一愣,脸上充满了不解。

    贾诩皱着眉头,有些诧异的看向郑国:“先生此言何意?主公何曾为难你了?”

    就连郑国的家眷也是一脸困惑,他们刚入秦国,没有半分功劳不说,反而国尉还自掏腰包给他们安排住处。

    又何来的为难一说?

    郑国深吸了口气,拱手作揖道:“大人,在下自恃擅长水利,对于沟渠农地之事也有所了解,甚至为韓国的百姓解决了粮食匮乏的困扰。”

    “可即便如此,我也做不到像大人所说的年产三百万石粮食,不仅是我,哪怕就是放眼列国也没有哪国能达到年产三百万石的粮食产量,若是有人能做到,各国也不至于出现诸多流民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赞同。

    大争之世,列国伐交频频,战事连年不断。

    将士们虽然能在战场上斩杀敌人获取功绩,但受苦的却是各国的百姓。

    尤其是近几个月来,战事更是愈发频繁,列国与秦国之间接连发生了几次大战,各国实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,赋税、征兵的频率更是比以往增加了不少。

    这也让百姓原本就苦不堪言的生活,更是雪上加霜,甚至逼得列国百姓不得不逃往秦国生活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又和赢钧要求的年产三百万石粮食有什么影响呢?

    贾诩迟疑了下,眼神有些不解的看向郑国:“先生是否误会了?”

    “主公将先生拉拢入秦国只是为了让先生替秦国修建水渠,用以解决秦国水源不便的问题,并没有说要让先生提升秦国粮食的收成!”

    “而且这批作物经过几月的培育之后,已经大多是已经全部长出了果实,甚至由专人初步估算出待到丰收之时必能达到三百万石的粮食收成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先生口中的为难,是因何而来?”

    听完贾诩的话,郑国顿时一脸惊讶,眼中满是不可置信。

    早在韓国他就听说秦国百姓的耕战技术了得。

    从种子入土到长出胚芽,死去多少幼苗,甚至直到结出多少果实,这些都有专人去计算,直到预估出来年的产量。

    若是待到丰收之时,所交粮食比预估的要多便会给予奖赏,但若是没能交到预估的数量,差的这些产量也会在来年继续补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